

热缺血
热缺血,是指从器官捐献者心脏停跳,到将器官切取下来,进行冷灌注(冷保存)这段时间,期间对器官的损害最为严重,一般不能超过10分钟。热缺血时,虽然血流中断,但器官组织仍继续进行代谢,易因缺血发生较大损害。各个脏器对热缺血时间耐受程度不同,但超过一定时间就不能进行移植。

冷缺血
器官离开捐献者身体,到移植入接受者身体这段时间,在医学上叫做“冷缺血”时间。移植器官的运输是一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,“冷缺血”时间越长,器官的质量及器官接受者的预后越差,例如肾脏耐受冷缺血时间上限约为24小时、肝脏为12小时、肺脏为8至12小时、心脏为6至8小时。4度左右的低温可使离体器官对缺血耐受的时间延长。
❶ 是用抑制剂把器官的新陈代谢降到最低,即单纯冷却法;
❷ 是采用机械灌注,保持与体内新陈代谢时大致同样状态。采取哪种方法运送,取决于距离的远近和设备条件。

任何技术都是不断进步的,已经有报道说,一种新开发的“UW液”可将临床供肾保存时间增加至72小时,供肝可延长至30小时以上。先进的技术,给予器官更强的活力,给长途运送争取宝贵的时间,对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来说是莫大福音。这段时间的延长,让捐献的器官扩大了爱心传递半径,即使偏远,爱心也可送达。